每年的双十一,仿佛成了一个全民狂欢的购物节日,各种促销活动让人眼花缭乱。但是,很多人都会产生一个疑问:双11国补真的比平时便宜吗?今天,我们就来揭秘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真相。

双11国补,何许人也?

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双11国补。其实,双11国补是指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商品和服务类型,进行相应的价格补贴。简单来说,就是政府为了稳定物价,对一些生活必需品进行补贴,让消费者在购买时能够享受到更低的价格。

双11国补真的比平时便宜吗?

双11国补真的比平时便宜吗?下面我们通过表格的形式,对一些常见商品的价格进行对比:

商品名称双11国补价格平时价格优惠幅度
手机¥2000¥250020%
家电¥1500¥200025%
服饰¥100¥15033%
食品¥10¥1533%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双11国补确实比平时便宜。但是,这里的优惠幅度并不是对所有商品都适用,一些热门商品的价格优惠幅度可能更大,而一些冷门商品的价格可能没有太大变化。

双11购物狂欢节的真相

1. 商家促销手段繁多:为了吸引消费者,商家们会使出浑身解数,比如优惠券、满减、限时抢购等。但是,这些促销手段中,很多都是套路,消费者需要擦亮眼睛。

2. 价格战激烈:在双十一期间,商家们会为了吸引消费者,进行价格战。但是,这种价格战对消费者来说,并不一定是好事,因为商品的质量可能会受到影响。

3. 库存压力:为了应对双十一的购物狂欢,商家会提前备货。但是,由于库存压力较大,一些商家可能会将库存压力转移到消费者身上,导致商品质量下降。

4. 虚假宣传:在双十一期间,一些商家会利用虚假宣传手段,比如夸大商品性能、虚假评价等,误导消费者。

如何避免在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中上当受骗?

1. 理性消费:在双十一期间,消费者要理性消费,不要盲目跟风。

2. 对比价格:在购买商品时,要对比不同商家的价格,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商品。

3. 关注评价:在购买商品前,要关注商品的评价,了解商品的质量。

4. 警惕虚假宣传:不要轻信商家的虚假宣传,要仔细辨别。

双11国补确实比平时便宜,但消费者在购物狂欢节中仍需保持警惕。希望大家在享受购物乐趣的也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买电脑双11还是国补

买电脑是选择双11还是国补,需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决定。

如果现在不是刚需,可以等到双11再购买:

优惠力度大:双11作为电商大促节日,各大品牌和平台都会推出力度较大的优惠活动,购买电脑往往能享受到比平时更低的价格。多重优惠叠加:除了国补,双11期间还可能有以旧换新补贴、满减券、平台红包等多重优惠,这些优惠叠加起来可以进一步降低购买成本。厂家促销:如果国补结束,为了促进销量,厂家也可能会自行降价或推出其他促销活动,因此双11购买仍然有机会获得优惠。如果现在确实有购买需求,且所在省份还有国补政策,也可以考虑现在购买:

即时满足需求:如果现在急需一台电脑来满足学习、工作或娱乐等需求,那么等待双11可能不是明智的选择,因为国补政策可能随时结束,而双11又距离较远。国补政策优惠:国补政策通常会对购买电脑等电子产品提供一定的补贴,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购买成本。如果现在所在省份还有国补政策,那么现在购买可以享受到这一优惠。综上所述,买电脑时选择双11还是国补,需要综合考虑个人的购买需求、预算以及所在地区的政策情况。

双11旅游真的便宜吗是不是真降价、真补贴计算公式来了

双11旅游确实便宜,是真降价、真补贴。

双11期间,旅游平台会推出大量的优惠活动,使得旅游产品的价格相比平时和国庆等节假日有显著下降。携程发布的《双11旅游价格力报告》显示,今年旅游双11活动规则简单明了,消费者可以获得的优惠=全年低价*平台补贴。

折扣产品达到全年价格低谷:参与活动的折扣产品相比国庆最高下降50%以上。这意味着,如果你在双11期间预订旅游产品,可以享受到比国庆期间更低的价格。

平台补贴力度创新高:全场携程补贴可达10%,每人可领券立减最高超2000元。预订旅游线路、门票、租车、特产购物等,最多可以节省50%以上费用。这种补贴力度使得旅游产品的实际价格进一步降低,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实惠。

从具体城市来看,重庆、郑州、武汉、长沙、深圳、成都、杭州、南京、广州、上海、青岛、北京、济南、西安、昆明、天津等城市的出发花费降幅最大。其中,重庆游客预订跟团游的费用相比国庆下降了60%,降幅全国第一。这进一步证明了双11期间旅游产品的降价力度之大。

此外,旅游双11的主题“甄补贴”也体现了平台对消费者的真诚回馈。一方面,平台会甄选优质的旅游产品供消费者选择;另一方面,平台会提供真金白银的补贴,以支持消费者和供应商。这种双重保障使得消费者在双11期间购买旅游产品更加放心和满意。

以具体的旅游产品为例,如“哈尔滨+漠河5天4晚精致小团”旅拍产品,日常价格在3099元,双11当天可1899元购买。这种价格优惠幅度之大,对于想要出游的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除了跟团游和自由行等度假线路外,双11期间的景区门票和租车产品也有很大的优惠力度。进入11月,全国多地景区已开始陆续执行淡季票价政策或者冬季优惠,门票降幅可以达到30%到50%。同时,在携程双11还可以领取满99元减10元的优惠券,最高可减40元。对于租车产品来说,年底自驾游性价比也创新高,双11租车可以无门槛领取111元的立减券,新用户还可以享受150元立减的全年最大优惠。

综上所述,双11期间旅游产品的降价和补贴力度是真实存在的。如果你计划在年底前或明年出游,不妨在双11期间关注旅游平台的优惠活动,以获取更多的实惠和惊喜。

"双11"烧脑优惠真打折还是假便宜

11月9日电题:阅读理解+奥数+场外援助,“双十一”烧脑优惠是真打折还是假便宜?

“双十一”临近,消费者们带着对商品降价的期待,开启了“剁手”模式。调查发现,除了往年被吐槽较多的“先涨后折”等现象依然存在,今年被吐槽最多的是一些电商平台和商家“烧脑”的花式优惠:定金膨胀、满减红包、直降红包、整点神券……优惠券的使用规则复杂,有人甚至借助专门软件或组建微信群、qq群研究价格、互点红包进行“场外援助”等。不少消费者感叹:奥数不好,这个“双十一”都没法愉快地买买买了。

烧脑的花样多了,消费者“懵”了

“一件衣服标价500元,定金15元顶30元,前4000件定金翻3倍,每件再直降96元,零点前抢购再送无门槛不折现红包50元、满599减60优惠券一张……请问:买这件衣服最多能省多少钱?怎么搭配组合最省钱?几点钟下单最省钱?”济南市民刘先生感叹,今年的优惠规则太复杂,考验网友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就不能实实在在打个折吗?”

不少消费者说,往年的“双十一”,只需把喜欢的商品提前放入购物车,等到当天迅速下单、支付即可,但今年,各类新型促销活动让不少消费者“懵圈”。

促销种类纷乱考验着消费者的智商。跨电商平台经营商户滕飞告诉记者,现在很多人都不得不借助一些比价软件或第三方平台来算计到底怎么买更划算。

促销神券多,但是想用并不容易。比如,有些优惠限制使用地区、限制使用时段、限制叠加使用等,有些没有真实、全面地向消费者介绍相关优惠信息;又比如,一些商家并未在售券页面写明优惠券的具体使用规则,却直接标明“不支持退货退款”“买家若误删优惠券,本店均不做任何赔付处理”等。

在某平台商家宣传中,一件599元的大衣可以用100元的优惠券来抵扣,实际到手价是499元。但实际上,消费者需要提前花1元来购买这100元的优惠券,不仅有使用期限,而且一旦付款不退不换。“花钱买券”现象让一些消费者反感。济南市民张璐说,“优惠券本来是一种优惠,却要花钱买,虽然钱不多但觉得不舒服。”

律师表示,促销设计本质上是以较小的折扣,增加消费者的参与度,达到不损失过多利益的情况下增加交易量。

平时2000元,“双十一”打折后卖2400元,“先涨后折”现象仍存在

不少消费者表示“双十一”有的商品确实比平时便宜了,但普遍感觉折扣力度不如以往,有的商品甚至更贵了。业内人士介绍,今年的烧脑营销背后其实仍然存在不少老“套路”。

北京一位卖家说,不少商家依然会采取先涨价后打折或降价的方式。比如,某款服装平时的网络售价为300元,先提价到600元,在“双十一”前后再打5折。济南市民张女士说,之前收藏的商品基本都提价了,所谓的“双十一狂欢价”和收藏时的价格基本一样,有的甚至从包邮变成了收取运费。以某化妆品为例,同样一款产品,平时买是125元,“双十一”是109元,这家店的首页却写着“爆省119元”。

在某电商平台看到自己一直关注的一款耳机,平时售价2000元左右,而“双十一”狂欢价2400多元,原价更是标到了5000元。

一名商家说,平台规定,“双十一”价格必须低于9月15日至11月10日期间成交最低价的九折,11月12日至12月11日期间不得低于“双十一”当天售价。但是,所谓的折扣是按照专柜价,而非平时的实际售价,“专柜价基本随便填”。

从山东省工商局了解到,在一些电商平台,无论是自营还是非自营商品,均存在以商品“专柜价”或“厂家建议价”为基准价进行打折的行为,然而,这些专柜价、建议价(原价)存在随意标注的情况,涉嫌虚假折扣。

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虽然有些商品即使“先涨后折”比平时能够便宜一些,但这种做法本质上违反了商家对消费者的信息披露义务,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实际上就是价格欺诈。

“11·11”网络购物高峰日即将来临,乌鲁木齐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提醒消费者,今年以来,全市网络诈骗发案2000余起,被骗金额高达上千万元。高发案件类型包括冒充网络客服、虚假网络购物、虚假网络提升销量等,广大消费者在快乐网购的同时,要警惕这些网络诈骗行为。新华社发朱慧卿作

加强监管严查价格欺诈

上海消保委发布的2016年“双十一”网购投诉数据显示,促销优惠不实是投诉最为集中的问题,占比62%。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打击虚假宣传和价格欺诈等破坏网购环境和商业诚信的行为,要从电商平台的环境治理入手,如设置价格申报、监管电子系统,将电商所售商品的平时价格录入备案,同时对违规的商家和其所在的电商平台课以重罚。

多位专家表示,市场经济由市场调节,销售者根据自己的利益调整促销幅度,消费者根据促销幅度选择是否购买。“但任何创新都要贴合实际,不能过度创新,把简单事情变得复杂,否则会引发消费者反感,不仅会浪费消费者时间,而且可能通过复杂的规则设下一个个消费陷阱。”曹磊说。

山东省工商局消保处处长王桂民说,工商部门会加强商品信息审查,全面梳理参与促销活动的网络商品近期价格,防范价格欺诈。

双十一要理性消费。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