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淘宝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吸引了无数商家入驻。在众多行业竞争中,调料店如何在淘宝上脱颖而出?本文将为您揭秘淘宝调料店运营的秘诀,助您从无到有,打造属于自己的淘宝调料店。
一、市场分析
1. 淘宝调料市场规模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调料市场规模逐年扩大,线上市场占比逐年提升。消费者对调料的需求日益多样化,线上购买渠道成为主流。
2. 淘宝调料店竞争格局
淘宝调料店竞争激烈,既有大型品牌,也有众多中小商家。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打造差异化优势。
二、淘宝调料店运营策略
1. 选品策略
(1)关注市场热点:紧跟市场趋势,关注消费者需求,选择热门、畅销的调料产品。
(2)产品差异化:打造特色产品,如绿色环保调料、地方特色调料等,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3)品质保证:选择优质原料,严格把控生产流程,确保产品质量。
2. 店铺装修
(1)店铺风格:根据目标消费者群体,打造具有特色的店铺风格,提升品牌形象。
(2)产品展示:利用高质量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产品特点,增强消费者购买欲望。
(3)页面布局:优化页面布局,提高用户体验,降低跳失率。
3. 促销策略
(1)满减优惠:设置满减、满赠等促销活动,刺激消费者购买。
(2)限时抢购:开展限时抢购活动,提高店铺流量和销量。
(3)优惠券:发放优惠券,吸引新客户,提高复购率。
4. 客户服务
(1)售前咨询:提供专业、热情的售前咨询服务,解答消费者疑问。
(2)售后服务:建立健全售后服务体系,及时解决消费者问题,提升客户满意度。
(3)互动交流: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活动,增强消费者粘性。
5. 营销推广
(1)淘宝直通车:利用淘宝直通车广告,提高店铺曝光度。
(2)淘宝直播:邀请美食达人、网红等进行直播带货,扩大品牌影响力。
(3)社交媒体:利用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品牌宣传和产品推广。
三、案例分析
以某淘宝调料店为例,通过以下策略实现了店铺的快速发展:
1. 选品:关注市场热点,推出绿色环保调料、地方特色调料等产品。
2. 店铺装修:打造简洁、大气的店铺风格,展示产品特点。
3. 促销策略:开展满减、满赠等促销活动,提高销量。
4. 客户服务:提供专业、热情的售前咨询服务,解决消费者问题。
5. 营销推广:利用淘宝直通车、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推广。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该调料店在淘宝平台上取得了良好的业绩,成为行业佼佼者。
淘宝调料店运营并非易事,但只要掌握正确的策略,紧跟市场趋势,不断创新,相信您也能在淘宝上打造出属于自己的调料品牌。希望本文能为您的淘宝调料店运营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淘宝卖调味品需要什么手续
1、网上卖调料必须有营业执照。2、网上卖调料首先要先向市场监督局申请食品安全许可证,要在网上申报打印申请书。3、经过食品监督局审核后颁发食品安全许可证后方可在网站卖调料,在网上注册自己的店面和调料的名称,并标注价格,经网管核实后给予受理才可以出售在网上卖调料。
淘宝卖调味品需要什么手续?
1、网上卖调料必须有营业执照。
2、网上卖调料首先要先向市场监督局申请食品安全许可证,要在网上申报打印申请书。
3、经过食品监督局审核后颁发食品安全许可证后方可在网站卖调料,在网上注册自己的店面和调料的名称,并标注价格,经网管核实后给予受理才可以出售在网上卖调料。
怎么推广?
1.现在的淘宝倾向于个性化搜索。同质化的东西日益减少,收藏和购买备受关注。时刻注意风向,聪明的淘宝卖家要跟上,开淘宝训练,加强自然搜索。
2.电商主战场在移动端,淘宝也加强了移动端的宣传引流。直播、大v、内容营销逐渐成为淘宝推广的主流。
作为一个淘宝店,自然要了解这一波的运营,在淘宝未来的推广中更加关注移动终端。
3.老客户回购的权重在加强。从淘宝规则的趋势来看,老客户回购越来越受到重视。无论用什么方法维护老客户,淘宝权重都会大大提升。
实体店具体的营销方案
我相信每位实体店老板,都希望自己店里的流量爆满,流量也成为了每位老板最想要的东西。
实体店盈利的的三要素是什么?
1、产品。2、流量。3、成交。
产品——就是你什么行业的。
流量是什么?流量就是能够到你店里的顾客数量。
首先得要有人来,人来了以后,你的产品,你的沟通能力,你的促销方法吸引了他们,才会带来成交。
流量的来源3种方式:
1、自然流量
2、营销推广
3、口碑转介绍
自然流量往往是由地段决定的,这个是客观条件,地段好,自然生意会好很多,可是地段不好,我们怎么办呢?
当然就是营销推广和口碑转介绍了。营销推广是为了带来新顾客,做好老顾客的体验度,是为了实现口碑转介绍。
所以我今天就重点给大家分享如何来做营销推广引流,口碑转介绍会在后面几天分享,在学习方法之前,我们要弄清楚实体店引流的逻辑和原理。
只要掌握道,掌握人性,任何营销策略都是经过思考得到的,能够设计很多的策略模式,都是来自于道的层面的理解认知。
道简单的说就是自然规律,人性就是自然规律,道既然是自然规律就很广,很泛,在营销里面我们要懂得的道就是对人性的了解。
顾客来你店里有三种原因:
1、绝大部分顾客都有占便宜的心理。
2、顾客有从众的心理,比如两家店在一起,一家人很多,另一家人很少,大家肯定会去人多的那一家。
3、这个店里有额外的价值,值的你关注。
只要你能把握消费者这三个心理的其中一个,你就能够轻松的设计出来引流的方法。
接下来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具体的引流方法。
总共 10 种引流方法:
引流方法 1:拿出一款引流产品,不挣钱,先把人吸引过来,然后你加他们的微信,或者他们消费其他产品,你来盈利。
我们经常在收到印提升的宣传彩页,一般是超市或者水果店印的,总有几款醒目的商品价格非常低,还有餐厅,在门口海报上推出一款特价菜。
除了实体店,淘宝上的 9.9 元包邮,也是为了引流,建立链接,增加人气。
引流方法 2:超级赠品引流。
水果店引流,5 斤苹果,大家知道在水果店买,至少要近 30 元,一款天猫上售价 69 元的双层保温玻璃杯,还赠送一款电子称,总价值要 100 多块吧,我们送货上门只要 29 元,还是货到付款,总共印制了200份单页,到一个商务楼门口发。最后接了近 2000 份订单。
为什么会这么多?因为一个公司平均有二三十人,一个人第一个吃螃蟹,加微信下单了,其他的人看到真的超值,都会从众跟着行动。
这个活动设计:水果批发成本价格 2 元以内,5 斤苹果 10 元成本,我是做礼品的,水杯成本 10 元多一点,电子称 2 元一个,商品成本 14 元左右,加上打包称重人工,送货(都是一个园区的,一次可以送好多份)成本还能微赚。
但是我们得到了是 2000 位精准的微信流量,因为下单的人,认为他们是占了便宜的,如果单独卖水果,就不可能卖这么多,你水果卖的好便宜,人家觉得你的苹果质量不行。
大家第一眼看到的是苹果,第二眼看到的水果,结果思维掉到水杯里了,很多人是为了水杯,觉得 29 元买苹果也不亏,以为自己白得了水杯,这些是属于赠送实物。
有个会员发明了一种超级赠品模式:
购买她鞋店 48 元的现金抵用券,可以得售价 198 元的保温壶,你看到这样的活动,你会不会行动?
为什么你的活动没有人响应?
因为你设计的赠品吸引不了人,或者让人觉得不值得,你买了 48 元的抵用券,以后买鞋可以用,水壶是不是白得的?换作是你,你不去消费?呵呵,店主照样挣你的钱。
你去消费?店主赚的更多,因为他们的鞋,客单价300 元以上,毛利至少 50%,你凭 48 元的券,再挣你100 元。
因为你的券是花钱买的,你 80%会去消费。如果券是送的,你只有 20%可能性会去。
比如:你花钱买了一张电影票,和电影院送的电影票,你去和不去的概率区别就很大。
现在精明的商家送什么?成本还低的?
视频网站的 vip 年卡,你去淘宝上搜一搜,很便宜的,成本很低很低,只要到店的顾客,都送一张。
特别是年轻人,很需要这个礼物,实体店引流方案 3:抵用券引流,你要印制一些抵用券,找第三方商家合作,你直接帮他把抵用券印好,去找他谈合作。
比如:如果你是卖电器的,你可以在家具店放抵用券。同时你帮这家家具店发券,如果你是开餐厅、足浴、ktv 你可以到周边的旅馆前台发抵用券,找到和你顾客群体相关的产业,你去和他谈:你帮我发券,我帮你发券。
实体店引流方案 4:赞助其他商家礼品引流。
这个是我独家设计的方法——你找到周边的商家,告诉他们的老板,在他们那里任意消费,可以送礼品,礼品到你店里来领。
你担心赔钱?不要怕,我给你一套让顾客掏钱的方法。
实体店引流方案 5:异业社群联盟
对于低频的行业,比如建材,电器,配眼镜,鲜花等等行业,适合做社群联盟。
社群联盟怎么做?会在后边的分享
因为低频的实体店,顾客不复购,转介绍又很慢,怎么办呢?我教大家一个方法,整合其他的商家一起做社群,你家的顾客,有可能买其他家的商品,他们家的顾
客,有可能买你家的商品你贡献100个流量,他们各自贡献100个流量,加起来不就上千吗?
实体店引流方法 6:免费体验引流。
儿童教育培训,可以用体验课程来引流,娱乐行业,比如游乐,ktv,酒吧等等。开业之初都要免费试玩,健身行业也是先免费健身。
因为有了微信,免费的活动大家参与的概率就高了,付费体验主要是针对服务业,或者多元化消费场所。
什么是多元化消费场所?
比如餐饮业,某个单品免费,但是你不可能只吃这一样啊,总体算下来,店家也是不亏的。但是你记住了这个店。
实体店引流方法 7:本地红包群引流。
某老板建了一个群,每天坚持发200 元红包,后来改成抽奖,要进群先加老板微信,确认是本地手机号码可进,虽然前期投入大,但是后期效果明显。
实体店引流方法 8:顾客转发引流。
这位更狠,400 多群员,270人帮她发朋友圈。这样的引流方法,能没有效果
吗?
她做母婴店,顺道开了美容院,又是几百群员帮她发圈,直接顾客爆满。
如何让群员主动帮你发朋友圈?——后边的分享会讲到。
实体店引流方法 9:找快递公司合作。
快递公司的数据是最有价值的,本地的快递公司很多,只要你想找,绝对一大把。
很多快递员竟然没有收集信息的习惯,我如果做快递员,我绝对把所有的收件人,发件人的联系方式都收集,都在本地附近,太有价值了。
你可以从他们手里买电话号码,然后加他们的微信,当然我有加微信让他们通过的方法,后边会分享如何加顾客的微信,让他们大概率通过的方法。
实体店引流方法 10:用免费的服务来引流。
社群超市,为小区居民代收发快递,引流,建社群,提高销售额,我们有位会员是开洗衣店的,生意不太好,我给他出个点子,在店门口挂个牌子《免费缝纫》可以帮助小区的人修改裤脚,钉纽扣之类的。
明显有人来缝补,对方获得服务很感谢,明显带来了洗衣店的生意。
几天关于这 10 个引流方法,我就分享到这里了,其实方法是无穷的,只要懂人性原来,去思考就能想出更多的引流方法来,相信聪明的朋友们都可以自己设计出来。
理解人性的规律,营销的道——人性
大家都在说新零售,可我们开便利店的怎么做新零售呢
最近,很多朋友问我什么是新零售,作为一个互联网行业、o2o行业的资深从业者,我竟也一时回答不上来。最近,在研究了多方面的资料(相关书籍、统计报告、智库文献)后,以及结合自己对行业的理解,在此系统阐述一下我对新零售的理解,如果有理解错误的地方,欢迎业内大家指正。
零售的含义零售:向最终消费者个人或社会集团出售生活消费品及相关服务,以供其最终消费之用的全部活动。
这里面有几个核心的点:
零售不仅出售商品,同时也包括相关的服务;
零售活动不一定在商店中进行,也可以有其他方式,如邮购、自动售货机、网络销售等;
零售的消费者不一定是个人,也可能是社会集团;
零售要作为最终消费之用才行,比如一个车轮,顾客买了装在自己车上,那是零售;车商买了装配汽车用于销售,就不是零售。
麦德龙、沃尔玛等销售实物商品的大卖场属于零售行业
美容院、spa、足浴等销售服务的服务业也属于零售行业
京东等面向最终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平台也属于零售行业
零售的前世今生我们要看到未来新零售的发展方向,首先我们必须弄明白零售行业的发展历史,搞清楚是什么在推动着这个行业的发展。
美国零售业发展史
夫妻店阶段(19世纪80年代以前):那个时候美国人口只有5600万,也就是现在的1/6,并且2/3的人口生活在乡下。这个阶段,所谓的“零售”基本上都是传统的街边小店的形式,很多就是小的夫妻店。
邮购阶段(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19世纪80年代,美国一个重大的技术加社会变革诞生了,就是美国的铁路有了巨大的发展。19世纪后期,美国在全国范围内铺设的铁路线,让本来处于边远地区的农民们进入了现代消费体系。以西尔斯(sears)为代表的邮购巨头诞生了。邮购的特点和优势:(1)过往的夫妻小店无法覆盖农村用户,而兴起的邮政和铁路系统,可以触达这些客户。(2)夫妻小店对上游供应商的影响力非常小。而邮购公司由于可以相对统一地采购,所以就可以把价格降低,这也是农村用户非常在意的。(3)农民的消费习惯相对保守,经常买的就是最必需的一些生活用品,所以邮购企业不需要准备太多种类的货物,因而库存可以控制得比较好。在这几个利好的情况下,美国的邮购行业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发展非常迅速。有一组数据可以证明:1900年西尔斯的营业额仅有110万美元左右,十年后就增长到了6000万美元,又过了十年,也就是1920年左右的时候,西尔斯的年营业额已经有2.5亿美元左右。
连锁店和超市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连锁店出现于20世界初。1920年到1935年,美国新铺设的公路里程翻了三倍。公路运输的运能大、速度快,成本也低,可以让连锁店拥有自己的车队,往返于各个仓库。这就摆脱中间商对货源的控制,连锁店直接和制造商对接,提高了供应链效率,降低了成本。在连锁店之后出现的新零售业态,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超市。这背后的关键技术发明主要有三个——汽车、冰箱和电视。汽车让人们摆脱了距离的束缚,可以去更远的地方购物,所以当时很多超市都开到了郊区,因为郊区的租金更便宜。冰箱出现于德国,却被美国人发扬光大,冰箱的出现可以让食物储藏更久,人们可以一次性购买更多商品,购物频次降低。电视这种超级媒介的出现,让打造一个全国性品牌成为可能,而全国品牌正好适合大型超市销售。
大型购物中心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二战后的二十多年里,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经济的繁荣和社会风潮的变化(种族隔离的解除、人口郊区化、大众整体收入的提高引起的消费心理的变化),加上技术的推动(汽车数量的进一步增加、信用卡的发明),让以沃尔玛为代表的提供评价、折扣商品的大型购物中心应运而生。20世界70年代后,美国经济进入“滞胀”期,人们的收入减少,消费能力降低,大型购物中心迎来了历史机遇期。
电子商务和移动购物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被发明。技术的创新再一次推动了零售行业的发展。以亚马逊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开始重新塑造零售业。1995年,时年30岁的贝佐斯在曼哈顿的一栋大楼里创立了亚马逊网站。得益于互联网行业整个产业的飞速发展和与贝佐斯天才的经营策略,亚马逊成为美国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2010年后,随着智能手机的发明,人们又进入了移动购物时代。
我国零售业发展史
供销社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物资的匮乏,中央采取计划生产统一配给的“计划经济”政策,所以那时候的零售行业尚不发达,遍布于祖国大地的供销社是当时零售行业的最真实写照。
百货商店主导零售市场(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初至1989年底,市场形态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物资逐渐充盈,在这个历史阶段下,传统百货商店占零售市场绝对主导地位。
超级市场和各种新型零售机构蓬勃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至20世纪90年代末):1990—1992年底,超级市场开始涌现,动摇了百货商店的市场基础。1993年—1995年底,各种新型零售组织崭露头角,出现百花齐放局面。百佳超市、上海华联超市、武汉中百超市成为这个时代的代表。
跨国零售机构进入中国,电子商务诞生并蓬勃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1996—1999年,跨国零售商(如沃尔玛、家乐福)进入,加速了零售业现代化进程。沃尔玛于1996年进入中国,在深圳开设了第一家沃尔玛购物广场和山姆会员商店。截至2016年12月31日,沃尔玛已经在全国189个城市开设了439家商场、8家干仓配送中心和11家鲜食配送中心。1999年,马云创办了阿里巴巴网站。2003年,淘宝网诞生。
移动购物阶段(2010年至今):2010年以后,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世界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购物开始蓬勃发展。
从中美两国零售行业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出:
第一,消费者的需求是不变的,“多快好省”是消费者永恒不变的需求,只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或不同环境下它的排列会发生变化而已。
第二,新技术是永远在迭代的。谁能够把新技术、新工具的潜力发掘出来,谁就能拿到时代的红利。所谓的商业模式,不是什么巧妙构思的结果,而是对新工具的敏锐洞察。
第三,社会风潮是永远在变化的,政治环境、生育政策、经济发展都会产生新的消费群体和消费文化,从而改变社会风潮,塑造新的消费环境,改变零售行业业态。
“5新”循环驱动我们把零售行业的历史发展轨迹用一张图来更形象地做一下说明:
新环境 -> 新消费者 -> 新问题 -> 新需求 -> 新工具 -> 新环境
中美两国零售行业的发展正是紧密按照这个环的变化而螺旋上升的。如20世纪60年代,美国种族隔离政策的解除、黑人与白人平权运动的发展产生的“白人人口郊区化”,这就是当时产生的“新环境”。社会产生了大量居住于郊区的、生活富足、从事律师、医生等职业的中产阶层“新消费者”,购物不便、希望一次性购买更多商品就是“新问题”,而提供便捷购物、一站式购物的大型购物中心就是他们的“新需求”,“新需求”带来的行业发展又同时促进了信用卡等“新工具”的出现,新工具的涌现又产生了“新环境”,如互联网的出现造就了“新的商业环境”。
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线上流量红利的式微并逐渐枯竭、线下产品及服务极大富足的“新环境”下,产生了对体验要求高、个性化要求高的90后甚至95后消费群体,他们成为当代的“新消费者”。在这群消费者面前,零售行业产生的“新问题”是:
如何摒弃千人一面?
如何提升用户体验?
如何缩短物理距离,让商品更快被顾客获得?
如何优化管理,做到智能化、自动化,降低运营成本?
如何优化供应链?做到动态、智能地管理商品和服务,降低库存和运输成本?
如何管理好客户?更精准地透视出客户购买喜好、更有针对性的制订营销策略、更有效地扩客与留存?
如何让你的零售转型升级纯电商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这一说,也就是说线上线下和物流必须结合在一起,才能诞生真正的新零售。——马云
马云在2016年10月份的云栖大会上抛出了新零售的论点。之后又火速为他的taocafe淘宝会员店和盒马鲜生支付宝会员店站台。
在马云爸爸的带领下,各大巨头纷纷投资新零售企业,如苏宁投资的“苏宁小店”,家乐福的“easy家乐福”,各种类型的“新零售”纷纷出现,如无人超市“猩便利”,智能房屋超市“缤果盒子”,还有缩短便利店与顾客距离的“果小美”、“7只考拉”等,都在如火如荼地发展。
作为传统零售行业从业者的你,是否感到恐慌呢?
难道自己将要被淘汰?难道这次浪潮只是巨头的机会?如何在被别人干掉之前干掉别人呢?
做好新零售,基本条件是:线上线下互联,做好全渠道。
我们从新回到“5新”驱动环上来看这些个问题,回到上一节我们抛出的问题,我们会发现,所有的问题只不过是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所产生的老问题而已。但在当前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新工具”的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做好新零售,基本条件是:线上线下互联,做好全渠道。
只有做到线上线下互联、做好全渠道销售,才能利用到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工具”。
市场上有很多可帮助零售企业做到线上线下互联的全渠道销售工具,如小橙云店()。
另外,要跟上新零售浪潮的步伐,我想,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从营销入手:以90后甚至95后为代表的新消费者对眼球经济更敏感,他们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和网络天然共生,他们更追求个性化,更容易被优质内容、情怀场景吸引。营销上,需要我们做到千人千面、内容化、社交化、从“被动搜索”到“主动吸引”。小橙云店()的专题页营销、海报营销、社交营销能充分满足您的营销需求。
从体验入手:在挑剔的消费者面前,我们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必须更加满足客户的审美需要、情感需求,要高颜值、自带归属感。
从距离入手:从物理距离入手,提高商品的易得度。调查显示,顾客对便利店(在此我们以便利店举例)的可接受的最佳距离是300米以内。超市、便利店行业可以通过降低物理距离来优化体验。传统便利店、超市企业可学习“果小美”、“7只考拉”等新零售企业,将智能货架放在周边写字楼的企业里,通过缩短物理距离,提高销售额和用户体验。
从管理入手:通过技术手段做好会员管理、销售预测、补货预警、自动变价等,降低经营成本。
从供应链入手:从供应链入手,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优化供应链,提高商品交付效率、提升用户体验、降低物流成本。
当然,能把这几点都做好,定能让您的零售在此零售业大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但也或许,您只需要做好其中一两点,就能让您的企业望尘莫及。
若此文能对您和您的企业有所帮助,本人深感欣慰。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文章有不实信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发送邮件至 2386932994@qq.com 反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