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拼多多temu再度发力,深耕欧洲市场

2022年9月起,temu就以美国为起点,如病毒般迅速扩张,覆盖北美、拉美、日韩、东南亚及欧洲等多个地区。

截至2025年3月,其业务已触及近90个国家和地区,扩张速度令人瞩目。

不得不说,诞生仅两年多,拼多多旗下的跨境电商平台temu已在海外声名赫赫。

而在近日,一直在跑马圈地的temu,也再次将目光投向了欧洲市场,正式宣布在西班牙和意大利上线,这也标志着temu在欧洲市场的布局进一步加深。

市场消息透露,为了吸引并扶持本地商家,temu实施了“区域市场深耕计划”,建立了三维本土化体系。

该体系深度洞察区域消费特性,为西班牙、意大利定制专属商品矩阵;战略性地引入本土品牌商家,通过“商家自配送(fbm)”模式增强供应链韧性;同时,设立欧洲商家孵化中心,对德、意、法、西、英五国商家开放优先入驻通道,并提供流量加权、新品上市补贴等扶持政策。

这一策略有效提升了平台与本土商业生态的契合度。

此外,针对欧洲市场的特性,temu还创新推出了半托管服务体系,构建了“平台赋能+商家自治”的双驱模式。该模式通过精准分发流量、提供运营智库支持等维度,显著提升商家运营效能。

同时,允许供应商自主优化物流链路与售后响应机制,实现运营成本压缩15%-20%,订单履约周期缩短至3-5天,售后纠纷率同比下降40%的显著成效。

目前,已有数家西班牙公司在temu上线,提供了涵盖家具、美食(如橄榄油)、玩具等各类丰富多样的产品。

当然,在品质管控方面,temu也构建了严苛的准入体系,要求入驻商家必须通过ifs等国际权威认证,形成“优品准入”机制,双向保障买卖双方权益。

但这种直接引入本地商家,对于中国卖家来说,竞争压力会瞬间翻倍。有可能会加剧价格战升级。

另外,temu在物流方面也下足了功夫。为了优化用户体验,其与correos等本地物流服务商达成了战略合作,承诺将订单配送时效控制在7至10天的高效区间。

值得一提的是,自去年12月起,temu在欧洲开启了本地仓储服务,目前德国、法国、荷兰等多个欧洲主要市场已纳入本地仓库配送服务范围,计划未来通过本地仓库处理80%的欧洲订单发货。

有专业人士预测,西班牙仓或许也即将落地,而这也将极大地提升配送效率,缩短用户收货时间。

对于商家而言,这无疑是利好消息。既能提升用户体验,又能控制成本,避免亚马逊fba的高库存压力。

事实上,temu此前已在西班牙和意大利进行了试点,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去年6月,temu在西班牙的月活用户已超过500万;在意大利,上线不足两个月就已跻身电商平台访问量前十名。

而temu选择西班牙和意大利作为进一步拓展欧洲市场的重要一站,理由也很简单。这两个国家是欧洲电商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

据statista数据显示,2024年西班牙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355亿美元,到2029年这一数字将飙升至564.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9.72%。意大利则是欧洲第四大经济体,有92%的本土消费者偏爱网购,用户线上年均消费额接近2000美元。

这都为temu卖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

更值得一提的是,temu在欧洲其他国家的布局也在加速进行。目前,它已在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葡萄牙、波兰、瑞典、捷克、匈牙利等多个国家开通了站点,扩张速度惊人。

在德国,temu用户数已突破1700万;在匈牙利市场,2024年temu的订单量超过900万份,占跨境电商总营收额的近三分之一;在波兰,temu月访问量已达到1824万,覆盖率达到61.28%。

今年1月,temu又新增了奥地利、罗马尼亚和丹麦三个站点,逐步扩大在北欧的覆盖密度。

由此可见,欧洲已成为temu近期的主战场,其在这片广阔市场上的深耕与拓展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2、各大电商平台激战欧洲市场,temu积极应对挑战

不可否认的是,欧洲电商市场,作为全球电商领域的重要板块,一直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独特的市场魅力。

据欧洲电子商务协会和欧洲商业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欧洲企业对消费者(b2c)在线商品销售额达7410亿欧元,同比增长13%,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总量将超过1.1万亿美元,呈现出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

如此庞大的市场前景,自然吸引了众多电商平台的目光,其中拼多多temu也只是众多竞争者之一。

在目前的欧洲电商平台格局中,亚马逊和ebay无疑是流量方面的佼佼者。channelx欧洲市场2024年报告指出,亚马逊和ebay分别占据17%和14%的市场份额。

亚马逊凭借其强大的物流配送体系和丰富的商品种类,在欧洲众多市场表现亮眼,特别是在英国、德国等重要市场。

而ebay则依靠独特的拍卖模式和长期积累的用户基础,在欧洲部分国家保持着可观的市场份额,2023年的月访问量超过4.7亿次。

同时,欧洲本土电商平台的发展也不容忽视。

法国的cdiscount作为本土最大的综合电商平台,流量上仅次于亚马逊;allegro稳坐中东欧地区b2c电商的头把交椅,覆盖24个欧盟国家,2024年第三季度其波兰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7.1%;被誉为“俄罗斯亚马逊”的ozon,在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了59%的gmv增幅。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平台也发展迅速,赢得了海外消费者的喜爱。

similarweb数据显示,2024年黑五期间,速卖通的流量同比激增140%,成为英国消费者的首选购物平台。

shein在欧洲快时尚领域持续深耕,成绩显著,在西班牙、法国、德国等市场均占据重要地位。

此外,tiktok shop也在积极布局欧洲市场,去年12月相继开启了爱尔兰和西班牙市场,并有望在今年继续在德、法、意等核心国家拓展业务。

阿里国际站则推出了“八仙过海”计划,将拓展目标瞄准欧洲核心六国,并宣布将全年平台投入预算翻倍,以帮助中国商家开拓市场。

面对竞争对手在欧洲市场的频频发力,temu自然无法置身事外。

然而,欧洲市场并非一块易啃的“硬骨头”。除了激烈的竞争压力外,监管压力也不容忽视。

今年1月,欧盟委员会宣布将对跨境电商平台的增值税(vat)政策进行调整,要求所有进入欧盟市场的商品必须缴纳全额增值税,这一政策直接冲击了temu的低价策略。增值税的调整意味着temu的商品价格将不可避免地上升,这对其商业模式构成了巨大挑战。

据市场研究机构emarketer的数据显示,政策调整后的第一个月,temu在欧盟市场的销售额同比下降了35%。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出政策变化对temu业务的巨大冲击。

此外,temu的盈利能力也备受外界质疑。据财报显示,截止到2024年第三季度,temu仍处于亏损之中,需要母公司持续“输血”维持扩张。

不过,面对挑战,temu仍在积极寻找破局之道。

其ceo陈磊曾表示:“虽然政策调整和市场竞争带来了挑战,但temu的低价策略和快速响应能力仍然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将在本地化和数字化方面持续投入,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的确,过去两年的高歌猛进中,temu难免遇到了一些问题。但这也让人们看到了一个组织,在再次受到考验时所展现出的决心、耐心和应变力。

随着全球化扩张的深入,未来temu能否在扩张的窗口期保持冲刺状态,并优化规模化效率,时间将会给出答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