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睡眠等于熬夜危害?机体代谢紊乱的元凶竟是它!
11月28日,媒体援引专家观点指出,碎片化睡眠的危害性不容轻视,其严重程度与熬夜相当,能够引发代谢综合征,导致机体代谢功能出现紊乱,包括糖代谢异常,进而可能诱发高血糖或高血脂等健康问题。
碎片化睡眠等于熬夜危害
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碎片化睡眠正悄然成为威胁健康的隐形杀手。这种睡眠障碍,指的是夜间频繁醒来,导致睡眠过程多次中断和觉醒。据统计,长期经历碎片化睡眠的人群,罹患老年痴呆等老年退行性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心血管系统也承受沉重负担。
碎片化睡眠,这一现代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其成因复杂多样,令人不禁深思。生活习惯上的不当,往往是导致睡眠碎片化的首要“元凶”。晚上摄入咖啡因或酒精,如同给平静的睡眠湖面投下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让人难以安然入眠。而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其发出的蓝光更是成为干扰睡眠周期的“隐形杀手”,让人在辗转反侧中度过漫漫长夜。此外,不规律的睡眠时间,也让身体无法形成稳定的生物钟,进一步加剧了睡眠的碎片化。探究碎片化睡眠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环境因素同样不容小觑。噪声干扰、光线过强或过暗、温度不适宜以及床垫和枕头不舒适等,都可能影响睡眠质量,让人在夜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碎片化睡眠伤身
心理因素同样在碎片化睡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压力、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如同夜色中的迷雾,让人在夜晚思绪纷飞,难以找到心灵的宁静港湾。这些情绪问题不仅干扰了人们的睡眠,更让睡眠变得支离破碎,难以恢复精力。
生理因素和药物副作用也不容忽视。睡眠呼吸暂停、慢性疼痛以及荷尔蒙变化等生理问题,都可能成为睡眠的“绊脚石”,让人在夜晚频繁醒来。而某些抗抑郁药和利尿剂等药物的副作用,更是让睡眠变得雪上加霜,让人在药物与睡眠之间苦苦挣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文章有不实信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发送邮件至 2386932994@qq.com 反馈处理。
相关推荐
-
乌克兰教育界震撼!一次性开除2.3万大学生,背后真相令人咋舌
近日,乌克兰教育与科学部副部长米哈伊尔·文尼茨基在社交媒体上的一则爆炸性消息,瞬间引爆了舆论场。他透露,...
-
300万认养600头牛变成6万斤牛肉,“云养牛”背后的陷阱
今年5月,上海市民吴先生通过朋友介绍,在一个看似正规的网络平台上投资了所谓的“云养牛”项目。平台声称,投...